首页

国产足恋视频

时间:2025-05-23 18:52:34 作者:深耕中国丨“以旧换新” 外资共享红利 浏览量:75503

  中新网西宁3月4日电 (刘洋)“2023年,苏青产业协作取得新突破,援建资金共计使用11.93亿元,实施支援协作项目372个,其中,投入协作资金5.1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42个,占协作资金总量的60%。”4日,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领队王凯在2024年对口支援协作青海省工作会议上表示。

图为2024年对口支援协作青海省工作会议现场。刘洋 摄

  2010年以来,中央先后明确苏青两省开展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由此,江苏统筹安排结对帮扶关系,不断加大财政性援助资金,开展各项援助工作。苏青东西部协作帮扶以来,两省共同谱写了苏青协作的“山海情”,协作取得累累硕果。

  王凯介绍,从“对口支援”到“苏青协作”13年以来,通过立足“青海所需、江苏所能”,聚焦“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紧密,2023年,苏青两省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率党政代表团成功实现互访,两省签订“1+2”框架协议,明确在产业等方面深化合作。

  据了解,2023年,通过借助“青洽会”“生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江苏省组织100多家江苏企业参会,成功举办“苏青经贸合作洽谈会”“江苏名企走进海南州”等专项招商活动,签约金额超65亿元。

图为会议现场。刘洋 摄

  “同时,江苏紧扣产业‘四地’建设,积极推进‘数据援青’,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在南京等地开展招商推介,全年为青海省引进27家企业,到位投资共计50.2亿元,是2022年的3.4倍。”王凯介绍,2023年共形成6个对口支援典型案例和8个协作帮扶创新案例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并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在青海24个协作县(市、区)建立结对帮扶新模式,共计投入协作资金1.2亿元,帮助示范村发展支柱产业、完善配套。

  同时,江苏围绕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支持青海15个重点县建设“千头牦牛”“千头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持续升级打造青海牦牛、藏羊等特色品牌。2023年,江苏采购、帮助销售青海农畜产品达4.6亿元,是完成协议指标的9.2倍,也是2022年采购、帮助销售青海农畜产品的2.9倍。

  “产业是助力富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推动产业转移是支援协作的重点。”王凯表示,要立足青海所需,尽江苏所能、扬江苏所长,在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大协作力度。(完)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15000名马拉松爱好者用脚步丈量无锡“东大门”

重庆“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上线 构建“一站式”企业服务矩阵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地”和“技”是两个关键抓手。习近平多次强调,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报告称2023年中国跃升至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

身为临床专家,蔡真教授认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这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肿瘤疾病,医生针对患者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层诊疗显得尤为重要。“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复发次数、药物耐受程度等因素,并进行动态调整。”蔡真希望建立完善的临床分期系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精确判断患者的预后,为疾病的长期管理打下基础。

中国“嗦粉”经济兴起 各种米粉争相“出圈”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关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成立8年 7领域16项先进适用技术成功走出国门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为此,数字科技平台企业要推动数字科技不断突破、创新,更好地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助力。近年来,中国的数字科技在很多关键领域实现了自主创新,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为行业变革提供了强劲动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